<aside>
🗒️ 阅读,交谈,自己随想的或者是别人的启发
</aside>
随想
- 事情都有正反面,那试试看,只去说事情的正面
- “幸运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换句话说,只要你尽力让今天这段时间的感受是幸福的,就免得未来某一段时间不得不治愈现在,而耽误了未来追求未来的幸福。
- 我前段时间觉得,不是觉得,是确实不开心。非常不开心那种。进而我在想,心理的损害,可以是很危险的。事实上每天我们都过度用脑。如果比方说抑郁症,实际上是大脑在分泌一些激素。不受控地分泌。同时每天又要用脑。比如计算、沟通、规划,乃至娱乐。这样就很危险。一边是用脑,同时是化学激素导致情绪强制地低落。对比身体不舒服,其实自愈和用药的方案都算成熟。心理上的方案,用药和心理咨询,都还挺玄学。所以一旦不开心,我觉得真的需要避开风险
- 在我们都在讨论不确定性的当下,我们是否有目标,有步骤,有方向去往未来,还是说我们只是像一个单细胞生物一样去对当下的情况做应激反应。
- 昨晚的白月光🌔,你记得了中秋那天你不要太亮眼了🙃,会让人太想家🙈😌。晚风这么凉,是月的说话,藏进云朵里,看到月的另一面,看得到吗?太远了,看不到,科学家说永远看不到,除非你飞过去,环绕她,但不妨碍你通过卫星的信号,让你想象你看得到。就这样直到要看到蓝橙的晨曦,再等待下一次的月光
- 最夏的夏天来过了,伴随那热烈,出汗和心跳声,我们做了一些问答题,也做了一些选择题,考试的结果会在未来的某个时候反馈,我们不知道具体在哪天,而夏天已经在要离开了
- 你认为你的使命是什么?有人不知道,有人说入关,有人希望用正确的方法做事但是不知道何为正确,有人希望了解世界运作的原理,希望做个明白人但不知道要去哪里。
- 90后的父母是60后,他们习惯提要求但是自己没做到,所以90后会不服气。60后的父母做的不好吗?我觉得,与其说他们不好,时代发展太快。60后的父母是30后,孩子能养大就很好了。60后已经很进步了。但是时代进步得更快。所以90后不服说教,对说教有着意识形态般的对抗。只要你说教,你就是错,我就不听。但是,被问到你的观点呢?由于年龄的限制,他们往往会给出较为幼稚的回答,比如,我不想做现在的视频剪辑工作,我想对社会有所贡献。如此模糊的价值观下,案例里的小孩,仅半天就被老板成功输入了价值观,留着这个他本看不起的公司里,做着“对社会有所贡献”的工作。
- 人越长大就会越有耐心,5岁的时候过一年,过了1/5的人生,15岁的时候过一年过了1/15的人生,30岁的时候过一年,过了1/30的人生,而60岁的时候过一年,也只过了1/60的人生,60岁的一年就像5岁的一个月
- 小到日常生活,大到人生选择,what if无处不在:如果今天早上再提早五分钟出门,是不是就不会迟到了;如果复习的时候多刷十道题,这次可能也不会考砸了;如果入学时选择了自己真正喜欢的专业,现在的大学生活也会轻松有趣得多了吧……一个可行的建议是,在出门时间上不进行what if,在宏大叙事中进行what if
- 长大的过程呀,当然是痛痛的
- 无法言喻的失落感,来自不被察觉的期待后的不被承认的落空,以及说出期待和需要后的不被回应
- 当自己一个人待着感到无聊的时候,试试研究一下这种无聊的感觉的本身,比如无聊的时候看抖音,一个小时过去了,表意识被麻痹了,潜意识里还潜藏着无聊带来的折磨,双重伤害
- 我的房间总被低价值的东西占领,这不是很荒谬吗?
- 我的时间总被低价值的内容占领,这不是很荒谬吗?
关于人生
- 我常常烦闷的是什么呢?为什么就那么想看看随便一本什么书呢?电影这种东西,灯一亮就全醒过来了,图个什么呢?可我隐隐有一种欲望在心底,说不清楚,但我大致觉得是关于活着的什么东西
- 必须参与,所以活到老学到老像默克尔,沃伦巴菲特,多大年纪了还在工作我现在只是一个更好的人,更接地气,知道自己是谁人生的意义是什么呢?就是选择你认为正确的事情,然后把它做到极致
- 自动贩售机里的波子汽水,电车,落日,海边公路,冰透的白葡萄酒,弹子球,山麓,突如其来的暴雨,亚热带的风,日落下的橘子海
- 你可以听很丧的歌,但我希望你看看外面的太阳 行人 树木 花香 雨滴 猫咪 看到这个时间很美好时,心情会好很多
- 还有好多地方没去呢,早知道不跟他吵架了,早知道让我爸妈见见他了,早知道告诉她,我爱她了。
- 遇见想买嘅野,想买就买啦,虽然贵系贵滴,但系毕竟你遇见钟意嘅人,距唔一定钟意你,但系你遇见钟意嘅野,只要你买,距肯定属于你
- 想到就去做,不思考有没有意义。没有任何事情经得起意义的拷问,哪怕你得到了意义,也是脆弱的。所以积极行动。去做,去犯错,去自我更新,那么你就是无敌的。
- 我认为确实存在一种良好的思维框架,那就是物理学。总体来说就是把事物拆解成它们的基本原理,然后向上推理。与之相对的是,通过类比进行推理。我们大多数的时间是通过对比推理来度过生活。这本质上来讲是复制别人的行为,并只做细微的变动。而你必须这样做,否则就无法在精神上度过这一天。但当如果你想做一些新的事情,你必须用物理学的办法。物理学能够解决如何发现一些反直觉的新事物,比如量子力学,这是非常反直觉的,我认为这是非常重要的。
- 我最近越来越觉得对事情的认知是最关键的,你对事情的理解,就是你在这件事情上的竞争力。因为理论上所有的生产要素都可以构建,比如说要多少钱?要谁的钱?需要什么人?这个人在哪里?需要怎样的特质?需要什么样的人配合在一起。你对事情认知越深刻,你就越有竞争力。
- 少年就是少年,他们看春风不喜,看夏蝉不烦,看秋风不悲,看冬雪不叹,看满身富贵懒察觉,看不公不允敢面对,只因他们是少年。
- 有一天我突然想明白了一件事情,我会死哎,也许是十年后,也许是30年后,也许是50年后,谁知道呢。有一天我会死的,这世界上会没有我任何存在过的痕迹。那一刻我顿悟了什么面子,什么人情世故,什么压力,全不重要啦。第二天我起床,哇,好轻松,无比的通透。我甚至看到一棵树都觉得好感动,每一天我都过得很开心,因为那些负面的都不重要啦。打算你明天会死,你会做什么样的工作?你会过什么样的生活?你会以什么样的态度去面对你的朋友,面对出现在你生活中的每一个人?你会以什么样的态度去面对你的家人?把这个感悟送给你。
- There are a thousand no's for every yes
- 这件衣服很显白我喜欢你可以发链接给我吗
- 中秋节大概是中国节日里最浪漫的一个节日,不祭祀,不庆祝丰收,也不惦念仙人,人们聚在一起,只因为月光很美,聚不到一起的,就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 我越来越觉得 你想要做成什么事儿 或者得到什么东西 你就按部就班做自己该做的 安静点 也用心点 渴求别那么强烈 慢慢地一段时间过后 水到渠成是件很自然的事情 那你要是特别心急特别用力 手忙脚乱 最后往往什么都得不到 还搞得一团糟 生活就是这样 特别用力 就特别容易玩蛋
- 世界上最好的的心理医生,是一位有耐心的爱人。两个人关系一直都很好,说明 两个人都在用心。
- 不带评论的观察,是人类智力的最高形式
- 一个不关注他人的人,生活中必然经受重大挫折,同时还会给他人带来伤害。
- 不一起看星星,星星它亮又有什么用
- 一定要多拍照 多记录因为我发现真的有很多事情 其实已经没法凭空想起来了我甚至不记得我上个月最开心的一天做了什么只有在翻看当时照片的时候我才能回想起来一件件一桩桩照片和文字的记录 都能让我仿佛回到那一天
- 院内的老枣树不知怎的 今年竟结了几颗果实 不好 略显苦涩 但转念一想昨晚梦中的那位女子 倒也甜了几分
- 生不如意的时候,是上帝给的长假,这个时候就应该好好享受假期。当突然有一天假期结束了,时来运转,人生才真正开始了。
- 望夏天的遗憾,都是秋天惊喜的铺垫
- 心思有点大条的话,就会比较容易快乐。
- 心细细腻就比较容易伤春悲秋,感官敏锐就情绪波动可能比较大吧
- 爱自己,确定自己值得被爱,同时有爱别人的能力,便无所畏惧。
- 这个夏天什么都没有发生,没有人和你坐在海边看一整天,也没有人在天台陪你看日落,空调房里只有你一个人的碗筷,电视机也许就不能打开,她就是你想象的夏天,你对那段夏天的回忆会逐渐模糊,到底是怀念那个夏天还是怀念那个夏天的人,你自己也不清楚
- 不要不敢下决心,可以听听批评和赞美,但是要下决心
- 我们相思时不说相思,只说天上的月亮,说南方的红豆;也不说难过和失落,只说梧桐和细雨,说晨雾和蝉鸣;不说倾慕和春心,说南风和西洲,说山木和芷兰;不说期约未至的孤独,说闲敲棋子落灯花。
- 找对象一定要找相信星座的,因为第一他们蠢,第二他们好骗。你别说,双鱼座渴了真的会喝水
- 一个人暗恋另外一个人,那个人会没有感觉吗?你在火旁边会没感觉吗
- 可是,哭出来没用 说出来没用 怎么样都没用 我一点也不厉害
- 越是聪明的人,解构倾向就越强,很容易思考这有什么意义?那有什么意义?而人世间的美好,一旦被解构,往往会失去美感,美食有什么意义,不过是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的不同配比,爱情有什么意义?不过是基因为了存续,设定的奖励性激素在控制大脑,要是这样解构的话,你很快就会发现人类的存在都没有意义,就会陷入虚无主义,事实上任何一个幸福的人,如果反复对存在和意义进行解构,那么他最后一定会碰到一个边界,边界之外,要么交给信仰,要么交给信念,如果都没有,就会陷入虚无
- 我们对于任何可能引起我们自卑、使我们感到自己低下、软弱、无价值、邪恶、羞愧的知识,都有惧怕的倾向。
- 没关系的,大家都会做错选择,会莫名其妙流泪,会走在路上突然崩溃,但这不影响我们去看看晚霞
- 难道这不是拒绝?
- 列车进站,大家彼此告别
- 这短短的一生、我们都会失去、不妨大胆一点、攀一座山、爱一个人、追一个梦
- 你还有什么要问的吗?现在没有了,但未来肯定要问的肯定不少,不知道有没有机会再向您请教
- 你已经长大了,你已经不是那个无能为力,做什么事情要听从别人看别人眼色担心害怕那个小小的自己了,你有勇气有能力,能够真实的去处理现在的问题,你唯一需要做的是看见问题,了解问题。允许自己当下一切状况的发生
- 压力没有可比性,每个年龄层,所经历的阶段,都会有自己难以抵抗的压力,不要轻易对别人说,你能有什么压力?(就算连小孩子也有自己所困扰的问题),有时候压力不一定需要被关注,但一定需要空间去释放。
- 为了给遗憾找个借口,我们一开始就把一些人放在了等待怀念的位置。
- 好不甘心啊 夏天都快过完了 好像什么事情都没有做。 对啊,好像只是跑来跑去什么都没有做。但总会留下一些东西 留下什么 我们就变成什么样的大人
- 有时候人只是喜欢喜欢上一个人的感觉
- 人间的面吃一碗少一碗,人生的面见一次少一次
- 要学会和自己握不住的东西说再见。 感受不到爱意的时候,记得全身而退。let it go
- 最夏的夏天来过了,伴随那热烈,出汗和心跳声,我们做了一些问答题,也做了一些选择题,考试的结果会在未来的某个时候反馈,我们不知道具体在哪天,而夏天已经在要离开了
- 只有少数人在发现自己不小心犯了错之后,马上用嘴道歉,随后开始用行动道歉,弥补,直至一切恢复原状,甚至比原来更好——这其中可能需要付出很多代价,但他们知道这是自己必须做的,否则就不再是自己。
- 在某个时刻,你和你的伙伴一起出去玩耍,那是最后一次了,却没有人知道。
- 花时间,就是耗费生命。时间就是这样,无论你干什么,它都会流逝,并不会因为你虚度就给你机会重新来过。所以,我很重视自己的时间,所以愿意在老朋友身上花时间的意思是说,我很重视他们。就是这样。
- 如果我們不曾相遇你又會在哪裡如果我們從不曾相識人間又如何運行 每秒都活著 每秒都死去每秒都問著自己誰不曾找尋 誰不曾懷疑茫茫人生奔向何地。那一天 那一刻 那個場景你出現在我生命 從此後 從人生 重新定義從我故事裡甦醒
- 艺术感的房间
- 找出高中毕业20周年的纪念水杯,开始使用,并决定放在安全的、可以看到的地方。
- 物哀不是哀,极简不是简
- 小时候你觉得自己是一部电影,演技精湛,观众仰望。30岁的时候你发现自己是一部又臭又长的电视剧,你演你的,他看他的。中年的时候你会觉得自己是电梯广告,想要大声呐喊,却被物业关掉了声音。退休了,你就像短视频,你的一生在别人手中就是一秒,刷的一下就划过去了。
- 接纳自己的好处
- 你只要想一想,就会发现这其实非常明显。童年体验到的最强烈的情绪,不可避免地变成我们成年后经常有的感受。
- 可能你的自我描述就是麻木和冷漠,或者你相信自己没有任何感觉,不会付出爱和关怀。如果这样,说明你童年曾遭遇十分强烈的感情,而你需要大量的自我麻痹才能过渡到成年期
^Go to the top
链接:
接纳自己
发展
关于世界
- 我们的国家要去往何处?我们的公司要去往何处?我们每一天的生活,要去往何处?当两年前新冠疫情刚刚开始的时候,我们会去想象疫情发展到今天,来到今天吗?
- 营销是关于价值观。这是一个非常复杂以及嘈杂的世界,我们没有什么机会让人们记住很多关于我们的事情,很多公司都是这样。因此,我们必须非常清楚,我们希望人们了解我们哪些方面。
- 苏武牧羊了19年,做了什么贡献吗?是养了很多羊吗?只是没有投降,而已,足够噜
- 看热带国家里的人写的书,一股子毒辣的太阳味儿。直白又坦荡,像晾晒食物一样摆弄人类和情绪,这里没有水淋淋的月亮和欲说还休,你从对方的嗓子眼里甚至能看出跳动的是一枚果核还是恐龙眼睛。自然是刮着的,流着的,在人肩头笑着哭着的。肉体集中营里,无论是细长的、皱巴巴的、臃肿肥大的,附身到地面上就成了河水,直挺挺冲着天空就成了山川。
- “精芬”这个词表达了社恐患者对寒带的那些芬兰人的向往。广场上的椅子要摆成不同朝向避免尴尬的对视与寒暄,排队的间隔距离大得好像白色吃下了几个胖子,商场的购物篮上也有周到的“myself”标识省去导购打扰。冷淡疏离,自由独立,每个人都是清白坚硬的一小团冰雪。这里的夜太冷长,于是燃起了重金属音乐,那股难言的力量与信念让在烈日下融化的一滩奶油心脏猛然炸裂。
- 日本实在是灾难之国,地震、飓风、海啸包括战争,在这片土地上一切都显得极易消逝。当发觉所有美好都将以各种形式在你面前消失,很难不追问世界。「物哀」,这个美丽又哀伤的词只能诞生在这里。烟火,哀。春日景,哀。樱花飘落,哀。妙龄的少女,哀……到最后是一场珍贵的生命,哀。日本作家的自杀率让人不得不在意,死亡美学,已经是一条渺小生命对物哀的最高诠释。《源氏物语》第四十一章空无一字,只留一个章回名:云隐。那些风月呀,都化作一声千古不完的叹息。
- 粗犷汉子只有在烈日凉月的大地上才能喝酒和驰骋,吴侬软语在潮湿温柔的空气中才有生命。古希腊身旁躺着一片碎海,那里的人便靠出海贸易谋生,形成了自由开放、热爱探索的精神。而中国大片肥沃的土地上小农经济发芽生长,这里的居民啊,逐渐生出一张张中庸、安稳、和善的脸。地理条件是一个玻璃器皿,我们所有人都是忠诚的实验品,存在不过是不断反应,冒出一连串的气泡。
- 有一天,你发现你变成了你的敌人的样子
- 美国正在变成他最不想成为的样子,中国正在变成他理论论述上最不应该的样子
- 有热点无焦点,大家都在蹭热点,真正的问题不被讨论
- 当你抓到一只兔子,你能吃饱。当你有10只兔子时,就需要一个冰箱,否则肉会搜掉。冰箱要运行,就需要电能,发电还需要燃烧燃料,而燃料需要开采。那你为何要这10只兔子。
- 众所周知,很多高精尖技术都是从军用研发开始,由军用研发承担前期成本后再向民用市场扩张。互联网技术就是代表,美国军方承担了昂贵的早期研发费用,民用时价格就非常低廉了。
- 全球化驱使资本超越国家
- 有一种一厢情愿的神话,那就是,只要我们拥有足够的金钱———金钱的数目通常以数千亿美元计———那么我们就能在十年内消除所有的贫民区,在那些空旷的、毫无生气的灰色地带———它们在过去和过去的过去曾是郊区———扭转衰败的趋势,为那些四处观望的中产阶级找到一个家,为他们找到一个缴税的地方,也许甚至还能够解决交通问题。
- 税政改革第一个要求就是立法权,关于税政的立法,以及预算的立法
- 80年代的三大创造:大包干、乡镇企业、城镇化,今天被窄化为大包干,乡镇企业被我们搞跨了,城镇化被我们搞停了,农民的自主性被我们搞没了,我们今天的危机只能硬着陆了。
- 你的工厂人家管,你的政府人家派专家,你的学校、科研院所、机关全是人家的专家指导着你,还能不能维护主权?
- 当你做一个研究的时候,你必须作设计,第一部分,就是背景与问题,先讲清背景,然后问题是什么,然后再重新界定概念,然后才能根据这些概念重新判断,这个判断句是你的一个假说,然后在这个假说下面形成一个变量系统,即结构化的变量体系,然后才可以做研究,形成一个完整的技术报告。但是现在往往是说了就这么说了。
- 军重工业,如果不打仗,不去掠夺他人的财富和市场,有回报吗?有产出吗?用什么样的市场,可以解决军重工业的投入产出合理性
- 今天如果我们忘本,忘记是农民给我们一口吃的,现在长得人高马大的。如果我们把这些本都忘了,别说你是教授,不够格的,做中国人。想想我们怎么来的。
- 当我们强调“国内大循环”为主的时候,不是说不要“国际大循环”或者主动退出“国际大循环”。先不要去用意识形态化的话语,比如是否要“闭关锁国”之类没有任何依据的说辞去“带节奏”、“往沟里引”。
- 中国自1998年来转向“逆周期”以来,实际上依靠投资拉动已经形成了千万亿级最大规模的设施资产,这是一个庞大的天文数字,只不过没有做制度性激活,而大量地表现为沉淀资产和沉没成本。
- 我们虽然靠破坏环境和生态的数量型增长赚到了外汇,但未必能真正使用这笔财富,同时受海外需求波动造成大量产能过剩和产业结构性失衡;而美国,因为实体产业移到中国来,造成产业空心化和大量失业,激化为严重的社会矛盾甚至社会撕裂,政府必须持续借债,以发国债的方式来维持这些失业人群的基本生存和社会高福利,这对美国来说也不是一个好现象
- 当中国主动融入国际大循环时,恰恰先是遭遇到了国内的一次典型的通货膨胀和由于物价紊乱、官倒成风,和资金使用成本上涨导致的经济增长停滞,并激化了社会矛盾引发了社会危机和政治风波,然后就是美国带领西方国家大规模推进“硬脱钩”和对中国的所谓“制裁”,停掉西方对中国当时工业化高涨时期的所有投资,就像1960年苏联撤走,这次是西方撤走、外部资本归零。
- 在西方,其实整体上也是这样一种左倾的群众运动风起云涌的现象。所以我老是提醒大家别忘了,当年法国红五月可是比今天的黄马甲厉害多了。意大利人家有红色旅,日本有赤军,美国也有黑豹党。那就是城市游击队,直接动枪的。六、七十年代再度发生战后生产过剩,西方开始把过剩的低端制造业对外转移的时候,内部发生过相当严重的社会冲突,大量劳动者失业,劳动与资本之间的那个对抗性矛盾越是在危机的时候越是直接表现为对抗性冲突,转型过程避免不了。
- 如果人和问题是在一起的,假设我就是问题,我要解决问题我就只能消灭自己,我就感受不到我的主动性、能动性在哪里?
- 农村实体资产扩张的时候,只要你让实体资产交易,它会带来货币化会使你大量增发的货币能落地,去交易
- 时间来到 2021 年。现在,我们能靠协作文档,能靠救生机器人,能靠无人机。这就是科技的魅力,把人类从繁琐重复的工作中解放出来,让人类面对大自然极端天气时,多一份生还的可能
- 整个沿海稍微发达地区基本上都是与那种典型的“加工贸易型”的外向型经济相对应。这种外向型经济就是“三来一补”——海外来料、来设备、来品牌设计的补偿贸易——利润也“两头在外”。
- 对中国来说,既充当了美元的蓄水池,又让渡了美元的收益。因为主要部分的外汇以国债的形式再返回到美国,这个美元的循环也养育了大批的金融资本家。
- 改革之前,工人算是中产阶级,农民才是下层社会,让农民当工人意味着让下层社会的人变成生老病死有依靠的中产阶级,这个他愿意。而现在则意味着降低身份,他就不愿意了。
- 所以当沿海产业衰退,大量农民工带着余钱剩米、新知识和市场意识,回到本乡本土时,只要允许推进大村城镇化,中小企业和城镇化会天然结合。而中小企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是大企业的6倍。因此,中国有希望在于中国一大部分(2.6亿打工者)都不是一般产业工人。
- 整个60年,这些领导人同志都面临一个压力,就是需要不断地创造非农就业岗位,来容纳这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
- 地方政府为什么更愿意要外资,主要是因为国外的资金便宜。美欧日的超级宽松,无外乎就是以零利率过量制造流动性,因此西方融资成本一般都比国内低。地方政府现在钱紧,问谁要呢?当然要最便宜的外资。所以地方有这个对外招商引资的强烈需求。
- 传统的经济危机可以向社会转嫁成本,社会危机也可以借助权力而让少数人不受害、多数人受害。但生态危机就是全民受害。于是很多人一边在国内糟蹋,一边买海外身份。
- 西方处于金融资本阶段时,美国作为主导国家是掠夺全世界,靠的是它在全球150个国家有军事存在,在全球主要能源原材料产地和通道上建了84个大型军事基地,12个航母战斗群及其战略核潜艇随时可以控制世界范围的能源原材料运输。因此,只有它能够以金融资本掠夺全世界,其背后是军事强权。这个比较优势,我们根本没有。
- 优势并不意味着好,只是没有这个优势,剩余就无从提取。
- 国有工业固定资产总量9600亿元,从农业提取剩余达7000亿-8000亿元;就是说,我们改革开放之初的工业资产大约80%来源于三农积累。
- 如果以个人的偏好来形成对历史的所谓的假说,那就只能算是意识形态化的宣传。为什么今天社会上会有舆论乱象,就是因为现在是自媒体时代,每个人都从自己的价值观出发形成对客观事物的主观判断。
- 作为学者的任何研究如果不能去价值化,那应该是政治家、宣传家,或者是文学家,是诗人,而不是学者。学者做研究必须放弃价值观,维护自己客观公正、价值中立的科学立场。
- 如果要从价值观角度看,我主张公平,主张正义,反对任何一方剥夺另一方。但,这个世界从来就不是公平的……
- 今天很多人想让打工者变成城市产业工人,忽略农村打工者本质是小资,让他从小资产阶级降格到工人阶级的层次,他不愿意。过去工人阶级光荣,因为比农民待遇和地位高,现在工人阶级地位还不如农民阶级。我在打工者中做调查研究,问他们愿意干嘛,第一选项是当老板,从小资变中资。现在打工的小资将来想开一小饭店,开一小发廊,或者弄一个小百货店,总之都想当小老板。中国梦都是一个梦吗?各有各的梦。